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,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。据公元**世纪的《山海经》绪书记载:“员木,南方油食也”。这里所说的“员木”即油茶,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,茶油曾经是“皇封御膳”用油,据史料记载,用小米面为原料,配以杏仁、花生米、海带丝、豆腐丁和调味品、茶油,是宫廷的御膳食谱,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。油茶,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,就开始栽种油茶。世界上除日本和东南亚较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,唯有中国大面积栽培。野山茶油,因其稀有的资源和对人体健康的特殊功效,历来为***进贡品,野山茶油在全世界唯中国*有,野茶油是大自然赋予华夏大地的瑰宝。 我国山茶油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食用历史,明朝学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茶油的食疗作用:“茶籽,苦寒香毒,主治喘急咳嗽,去痰垢。”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记载,《纲目拾遗》记载“茶油可以*,退湿热”《农居饮食谱》记载“茶油烹调肴馔,日用皆宜,蒸熟食之,泽发生光,诸油惟此较为轻清,故诸*不忌。”
由原始森林深山采集山茶果子压榨而得,按照生产工艺标准、经过物理提纯得到较纯净(无色、无味、无烟、接近零点的酸价零点过氧化值)的油品。注射用油、化妆品用油。
1.童期阶段:指播种后,从胚芽开始到植株进入开花结实这一阶段。包括胚芽期、幼苗期和幼年期。
2.成年阶段:包括生长结果期和盛果期。
生长结果期:树龄6-10年,树体生长旺盛,大量分枝、开花结果逐步增加,产量处于逐年上升阶段。
盛果期:10-120年,油茶大量结果时期,生殖占优势,对光温水肥需求增多,结果部位外移。(现有嫁接茶树,3-4年可结果。)
3.衰老阶段:两大标志
a) 骨干衰老,吸收大量死 并波及骨干根,根幅变小,根颈处出现大量的不定根。
b) 周期性的茶果负荷繁重,落花落蕾严重。